主动网采用钢丝绳锚杆或钢筋锚杆和支撑绳固定方法将金属柔网覆盖在具有潜在地质灾害的坡面上,从而实现坡面加固的一种防护网。边坡工程防护网主要特征构成分为钢丝绳网、钢丝格栅和高强度钢丝格栅三类。前两者通过钢丝绳锚杆和支撑绳固定方式,后者通过钢筋(可施加预应力)和钢丝绳锚杆(有边沿支撑绳时采用)锚垫板以及必要时加边 沿支撑绳等固定方式,将作为系统特征构成的柔网覆盖在有潜在地质危害的坡面上,从而实现其防护目的。
边坡工程防护网是轻型化开放系统: 高强度轻型化钢结构系统,便于材料的场内搬运;开放网状结构,视觉干扰小,保持了坡面原生植被的生长和人工绿化条件,有利于边坡地下水的自然排泄。边坡工程防护网的产品标准系统化:针对不同的环境和地质条件以及防护要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系列化系统产品,系统构件实现标准化配置。系统的柔性和灵活布置特征,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地貌,一般*施工开挖,有效地保护了原有地貌和植被环境。边坡工程防护网施工快速简便:以简单的机具,少量的人工、较低的劳动强度和少量的土石方基础工程量实现系统构件的积木式快速安装,适应山区恶劣条件下的施工。
1、先要清除坡面防护区域内威胁施工安全的浮土和浮石,对不利于主动防护网安装施工或者会对主动防护网安装后的正常功能有所影响的局部地形进行适当修整。
2、放线测量,确定锚杆的位置,在允许的调整范围内调整孔间距,并尽可能将锚孔位置选在低凹处,对于非低凹处,以及不能满足系统安装的要尽可能紧贴坡面的锚杆孔(连续悬空区域通常不大于5m,否则建议增设0.5m以上的局部锚杆,可以直接用直径不小于12cm的带弯钩的钢筋锚杆或直径不小于12cm的双股钢绳锚杆),应在每个孔位处凿一个坑,凹坑的深度不应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通常直径为20cm,深度为20cm。
3、根据设计深度钻锚杆孔并清洁,孔深不小于设计锚杆长度,孔径不小于42cm,如果受凿岩设备的限制,可以将构成每根锚杆的两股钢绳分别锚固到两个孔径大于35cm的锚孔内,以构成人字形锚杆,两条钢绳之间的夹角为15°至30°,也可以达到锚固效果,如果由于地面松动或破裂而导致局部孔位不能成孔,可以使用断面尺寸大于0.4×0.4m的C15砼基础代替不能成孔的岩土段。
4、注浆并插入锚杆时,需要使用标号不低于M20的水泥砂浆,建议使用灰砂比为1:1至1.2,水灰比为0.45至0.50水泥砂浆或纯水泥砂浆,建议使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了确保浆液饱满,建议使用粒径不**过3mm的中细砂。在下一步之前,注浆体需要养护三天以上。
5、安装垂直和水平支撑绳,张开拉紧后,在两端使用2到4个(当支撑绳的长度小于15m时,使用2个,当支撑绳的长度大于30m时,使用4个,中间长度使用3个)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
6、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重叠宽度应不小于5cm,两张格栅网间或者格栅网与支撑绳间必要时需要用1.5cm铁丝进行扎结,当坡度小于45°时,扎结点间距通常小于2m,当坡度大于45°时,扎结点间距通常小于1m(有条件时,这一步可以在上一步之前完成,就是将格栅网放置于支撑绳之下)。
7、从上向下铺设钢绳网,并将其缝合,缝合绳为8cm钢绳,每张钢绳网均用一根长约31cm的缝合绳与四周支撑绳进行缝合,并预张拉,缝合绳两端各用两个绳卡与网绳进行固定。